首頁 > 電影

電影《凱特布蘭琪:宣言13》影評:讓凱特女王變為「木偶」的電影,果然不一般

凱特布蘭琪:宣言13影評

《宣言》這部作品在德國異常火爆,在漢堡火車站美術館展出時,展期設定在2月10日到7月10日,但是因為過於搶眼,最終只能從9月延期到11月。

《宣言》的最大的噱頭恐怕是凱特女王一人分飾13角的「精分表演」,但看完成片你會發現本片最大的噱頭並不在此,而在於大魔頭這次成為了木偶,導演朱利安·羅斯菲德藉凱特之口,「砲轟」藝術界,大搞特權。

在目前全球化的形態下,很多事情是朝著惡化的方向發展的。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後,至少我們在歐洲看到,民粹主義開始橫行,普通民眾普遍受制於資本主義,消費者除了對物質以外對其他都沒有興趣。在20世紀時有那麼多的宣言,為什麼現在沒有偉大的宣言了?這正是朱利安創作《宣言》的初衷。

電影以真人虛擬故事去演繹這些抽象概念,當藝術介入生活它又會變得不同。這一構想無論對導演朱利安·羅斯菲德還是演員凱特·布蘭切特來說,都是一次挑戰。

對於凱特來說,《宣言》的挑戰在於表演形式的妥協,因為比起那些在宏大場景進行演出,本片僅僅將演員囚禁於12個封閉空間。演員擁有的只是文本,如何在只有文本的情況下,既展現出情景也吶喊出心聲,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幸運的是,凱特那渾厚有力的台詞念腔以及微妙生動的表情,將生澀的藝術理論表現的惟妙惟肖。

對於朱利安來說,《宣言》集合了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特里斯唐·查拉、卡濟米爾·馬列維奇、安德烈·布勒東、克拉斯·歐登伯格、伊馮娜·萊納、索爾·勒維特、吉姆·賈木許等大師的宣言。

這幾十位藝術大師主要活躍於一戰前後。宣言內容橫跨幾百年,在這短短的95分鐘內,如何將宣言的力量穩定發揮出來?好在朱利安用一種拼貼藝術,做到了影像極限,我們看到了一位年輕影像藝術家的野心之舉,13段宣言積攢的力量宛如火山爆發,直擊人心。

朱利安·羅斯菲德,1965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現生活工作於柏林,是一位德國藝術家和電影人。在1990年代中期完成了慕尼黑和巴塞羅那建築學的課程之後他以視覺豐富和精心編排的動態影像作品聞名於世,這些作品多以複雜的多屏裝置呈現。受電影史、藝術史和流行文化史的同等啟迪,羅斯菲德運用熟悉的電影修辭將觀眾帶入超現實的戲劇領域,這其中的居民為日常生活的儀式所吞沒。幽默和諷刺用以引誘觀眾進入被打造的奇怪而熟悉的世界。朱利安擅於運用豐富的裝置藝術與視覺魅力,去結構生活中陳詞濫調的儀式。

朱利安深知高級的諷刺都是源於生活,而非設計出的戲劇。比如2016年他在美國聖路易斯肯普藝術博物館展出的《美國之夜》,朱利安借鑑西部片風格,將其與當代美國政策變化進行關聯。如作品中出現了奧巴馬和小布什的木偶決一死戰,兩種膚色的人種與西部片中不同種族的殘殺,形成呼應,意味深長。這一點在《宣言》中也有所體現。

藝術家姬內卜·賽迪哈認為:「藝術能幫助你逃離現實、表達政治觀點或個人主張,可以幫助你思考,增強感知力,質疑世界,講述故事,留存並保持記憶的鮮活,挑戰既有觀念和外部世界。用詩意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用你希望的方式,去認識世界。」

只有我們參與其中,去討論它時,藝術才會對我們敞開懷抱。藝術也可以是政治語言,它象徵權力,就像《自由廣場》中那位藝術館策展人,將自己的社會地位轉化成一種冷暴力。同樣,《宣言》也可以視作政治語錄。

序言:我在寫一份宣言:我不逼迫任何人來追隨,藝術領域裡人人都能另闢蹊徑,只要他感知到愉悅——如箭般飛升,遠達天際。或者另一種愉悅——深入礦井,看遍野屍花,處處痙攣。會有人真心認為,他找到了全人類的共同精神基礎嗎?一個人怎能將無盡無行的混沌加以秩序化?就憑人?
角色:乞丐:情境主義: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正在朽爛,其哲學、文學、藝術全面破產。而藝術家的角色也在全面變革,我們的藝術是革命期間的藝術,既是對墮落世界的反制,也是對全新世界的先知。我們高聲讚揚革命,視它為生命的唯一引擎,我們讚揚發明家們的靈動。年輕、強壯、我們舉著革命的火把,大步前行。這個地方,屬於反抗的靈魂。吝嗇鬼和享樂者都給我滾。

在這段引用了盧齊歐·封塔納《白色宣言》、紐約約翰·里德俱樂部《草案宣言》以及康斯坦特·紐文華的《宣言》裡,它們統一到一起可以稱之為一種變革語言。

比如康斯坦特·紐文華他曾聲稱「繪畫已死」,藝術家應同時具備畫家、設計家和工程師的三重任務,徹底顛覆了固有思維對藝術的束縛,包括盧齊歐·封塔納弄出一個洞,打破畫布的空間,創造「一維思維」。都符合情境主義對思考方式的打破。

同時凱特飾演的乞丐,也可以看作資本主義發達後社會遺留問題的寫照。

角色:股票經紀人:未來主義:去他媽的但丁,莎士比亞,托爾斯泰,歌德。看看我們,我們還沒完蛋呢,我們的心永不止步,讓神聖電燈的統治慢慢建立吧,為青春,暴力和膽量留出空間。

在一個世紀以前,意大利詩人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發表了重要的《未來主義者宣言》,在意大利這個文藝復興聖地,敢於挑戰權威的宣言在當時看來是酒後狂言。當放置於當代它卻毫不違和。他表達出對陳規思想的厭惡,以及對高科技和暴力的偏執崇拜。

在這一段路中凱特以股票經紀人身份出現,可能是對未來主義苦澀宣言的具象表現。股票代表著速度與冷暴力,這與菲利波的宣言不謀而合。

角色:垃圾焚燒工人:未來主義建築:我們不再以教堂,宮室和講壇的設計者自居,我們應當建立酒店,光廊和直道,很有益的清拆。讓我們剷平豐碑,鋪地,台階。讓我們淹沒街道,廣場,讓我們抬升城市的標高。我們必須發明並重建它,讓城市如船塢般巨大而喧囂,我們的住宅必如一台台龐大的機器。

汽車、飛機、工業化的城鎮等等在未來主義者的眼中充滿魅力。未來主義建築強調緊迫、運動和抒情。

此情此景,朱利安將鏡頭對準生活百無聊賴的焚燒工人,她日常的工作是清理垃圾,也可以看作是工業文明盛產的贓物,一個社會微觀寫照。同時,電影以凱特漠然無光的臉龐暗示一種陳舊勢利。而她日常工作穿行的樓宇在不斷變化,通過這個平凡視角引入未來主義的浮誇理想,反差感處理得很有味道。

角色:建築師:構成主義:我已自我歸零,將自己從愚昧絕望的學院派藝術中解放出來。米羅的維納斯,是衰落的一個直觀案例。她並非一個真正的女人,而是一個拙劣的模仿。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是一個畸形。儘管所有文藝復興大師都精通解剖學,但他們對於身體的表現上,都沒有做到真實。

在構成主義段落中,朱利安充分發揮了他對建築物觀察的敏銳度,例如在科學家一章中,懸浮在凱特頭頂的黑色長方體完全仿造了庫布里克的經典作品《2001太空漫遊》中的「黑石」。 朱利安·羅斯菲德曾說,庫布里克、塔可夫斯基在內的電影導演都是他靈感的來源。

「黑石」在太空漫遊中承載著深刻隱喻,那是對偉大時間之謎的探索。構成主義崇尚抽象概念,而用「黑石」表現人與宇宙關係,這一手法可以說是非常抽象了。因此,當凱特頭上巨型黑石懸浮時,導演極簡的意圖不言而喻。

角色:葬禮主持人:達達主義:達達,眼下仍是一坨屎,但從今以後,我們要拉出五彩繽紛的屎,為藝術的動物園做裝飾,以各種迎風招展的領事旗幟。達達既不是瘋狂,也不是睿智,也不是諷刺,達達就是虛無。

前文提到的那些反抗舊思想的運動恐怕都沒有達達更具顛覆性。因為達達是徹底無政府的,他們聲稱「破壞就是創造。」

將達達主義宣言用葬禮主持人之口表達出來,這已經非常激進了。一戰後人民對社會的絕望,以及對資本主義的不信任催生了達達。作品中凱特肅穆的形象彷彿是對那些曾經被朝聖的藝術品,進行一場莊嚴又冒進的葬禮。通過凱特的演繹,讓這場宣言既保持了達達派的憤世嫉俗,又擁有一種詩意的美感。

角色:木偶操縱者:超現實主義:我堅信,對夢境與現實雙方的未來解決方案——是將其融為一種絕對的現實,一種超現實。理性並不創造,形態的創造過程,從屬於潛意識。潛意識——這個宏偉的意象之源,孕育著結構人類本性的各種觀念。潛意識塑造,組合並轉化著個人

在這一幕中,背景裡隱約的警笛聲作為引入者,觀眾看到一系列歷史人物被做成木偶,其中包括馬丁·路德·金、曼德拉、希特勒、阿拉法特等,幾個橫移鏡頭直接串聯起浩瀚無邊的歷史長河。這一場景與安德烈·布勒東提出的《第二次超現實主義宣言》有異曲同工之妙,社會和政治的激進主義必須與藝術創新相結合——木偶和木偶戲作為一種政治手段,發揮了超越藝術自身的價值。

角色:家庭主婦:波普文化:我要的藝術既政治,又情色,還神秘。我要的藝術,成長卻不自知。我要的藝術,抽起來像支煙,聞起來像雙鞋。我要的藝術,可穿,可脫,如同褲子,會穿孔,就像一雙鞋。會被吃,就像一塊派。

有趣的是,在這一場景中導演設計了一場古板母親與冷漠丈夫,兒子的吃飯戲。我們知道,很多導演都喜歡拍人吃飯,尤其是多人聚餐的場景,實際上這是最難拍的情景。無論在鏡頭調度還是台詞分配上都難以規劃。

但就是這樣傳統的場景才符合波普藝術的定位,因為藝術是生活的藝術,生活是藝術的生活。藝術並不高冷,每個人都有成為藝術家的可能性。《蒙娜麗莎》性感神秘的微笑是藝術品,杜尚的小便池也可以是藝術品,當下的藝術取決於你看世界的方式。

角色:女朋克:強硬主義/神創說:我們追求真相,不在外表的實相,而在思維的實相。我們必須創造,人們不再困與模仿,他會發現,他能豐富世界的模樣。得益於大自然的滋養,他的頭腦也滋生出新物象。一首詩,一幅畫,一座像,一艘輪船..我們創造,那是我們時代的印記,力推美學極限。創造藝術,憑一己之力。革故,鼎新,過去,我們棄若敝覆,我們活在當下。

在強硬主義段落中,凱特的誇張造型帶著微醺的狀態,實在是印象深刻。她遊走在酒吧內,大肆宣揚著言論,急於去改變世界。改革、創新並憑一己之力,這與觀眾對搖滾樂手的常規想象很貼切。那些帶有狂妄思想的傢伙,就像他們皮膚上的紋身一樣刺眼。凱特這一造型恰好迎合了強硬派的精神,從而拋磚引玉引發觀眾思考

強硬主義融合了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的精髓,同樣,它也具備政治先鋒派的理念。神創說提倡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是由上帝創造的,神對世界萬物的改變具有協調性以及美感。

角色:私人派對首席執行官:旋渦主義/青騎士/抽象表現主義:偉大的漩渦藝術萬歲。生活存在於過去和未來,而藝術只存在於當下。我們站的是真正的當下,而不是矯情的未來或者被神話的過去。那些天天打著現代旗號的未來主義者,恰恰最矯情。我們需要人性的無意識,愚昧,獸性,當然還有夢想。

同樣受到立體主義與未來主義影響的還有漩渦主義,他反對多愁善感,推崇工業機器的活力,以及各種暴力形式,典型代表是詩人龐德和雕刻家愛潑斯坦。

青騎士這個由藝術家康定斯基創立的抽象學派,對世界的影響非比尋常。而由康定斯基所繪的《點、線到面》也成為一個經典案例,康定斯基丟棄了繁瑣、矯情的裝飾,形成獨屬於青騎士的流派風格。這和歐洲的包豪斯,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都有相似特性。

角色:舞蹈動作設計師:激浪派/梅爾茨/行為: 日常維護是個煩人的差事,佔據了他媽的全部時間,清理檯面,洗淨碗碟,洗你腳趾,完成報告,校正筆誤..現在,我將只做這些日常維護的瑣務。把他們衝進意識裡,作為藝術。所以我稱之為藝術的,就是藝術。

毫無疑問,激浪派在建築、設計、音樂領域都有所建樹。這個發跡於60年代的國際線藝術組織,在全球擁有像小野洋子、約翰·列儂、約翰·凱奇等眾多擁躉。激浪派的思想來源自杜尚和達達,梅爾茨也是,只是沒有後者更具開創性的言論。

而行為藝術是在20世紀五十年代崛起,並在當下十分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藝術家親身介入作品中,打破了以往封閉的交流模式。那些看似無趣的生活瞬間變成藝術家手中的畫筆,在這一場景中,凱特扮演一位舞蹈家,導演有意強化了她的行動力,這與行為藝術的表現形式不謀而合。

角色:新聞播報員:觀念藝術/極少主義:當下的藝術都是偽裝。當一個藝術家在運用概念式的藝術時,就意味著他所有的計劃和決策都是預先構思好的。執行不過是例行公事,預先構思的創意,會成為製造藝術的機器。

與那些打破舊思想的藝術形式不同,觀念藝術提倡打破戒律,可以篡改並挪用。觀念藝術家從杜尚的《泉》中汲取了營養,認為只要創造者主觀上認為是藝術的東西,都可作藝術品陳列出來。極少主義又被稱為ABC藝術,因為它真正將客觀存在放大,與那些簡約派相比,極少主義還會強調出事物的物質性。

為了貼合觀念藝術的「虛假性」,朱利安在安排這場新聞播報時,特意讓凱特同時飾演場內主持人與場外主持人,並在儀表上做了很大改造。而當播報完畢,觀眾才發現場外記者淋雨是造出來的布景,所以我們看到的新聞也是虛假的。

角色:教師:道格瑪95:吉姆·賈木許「Nothing is original, steal from everywher」(沒有什麼東西是原創的,所以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剽竊)
讓-呂克·戈達爾:重要的不是取自何處,而是用之何方。
道格瑪95:不得加入拍攝地不存在的道具和佈景,不得加入音樂,除非是現場本身的音源,必須手持攝影機拍攝,電影必須是彩色的,電影布光是不接受的,禁止進行光學加工和使用濾鏡,還有,電影不得包含任何膚淺行為(謀殺、武器等),類型片是不可接受的,還有導演不可署名,這個很重要。

在影片終章導演設計的角色是教師,真是頗為微妙。可以想象,老師對幼年兒童的教育或許會在其一生中起到奠基作用,因此片尾的重量感不言而喻。同時,朱利安也毫不避諱自己對電影史中那些著名導演的追隨,道格瑪95對真實的偏執追隨,以放棄技術為前提,回歸電影原始狀態。輔助進賈木許與戈達爾的「反原創」,又強調了《宣言》思想的包容性。

在《宣言》中,朱利安對於鏡頭的調度也很講究。慢鏡、俯拍鏡頭縮短觀眾與藝術作品之間的距離感。《宣言》與那些擺在博物館的靜物油畫不同,它擁有繁盛的生命,而這一切都是影像藝術賦予的奇蹟。侵入感的強烈烘托令觀眾完全融入到忘我狀態,對於藝術家宣揚態度起到了極大幫助。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閱讀20世紀重要藝術宣言不難發現,倡導者幾乎均為男性。這說明男性自身就代表一種權力,那麼朱利安選擇一位女性來解讀13種宣言,自然意義非凡,當然你可以理解為一種潛在的女權象徵。

比起那些陳詞濫調的所謂藝術精品,朱利安對作品的定位非常明晰且謙卑。「Nothing is original」也是導演的態度,正如宣言都不是他寫的一樣。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公眾號,請勿轉載!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