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哈哈哈哈

靈魂急轉彎影評

看似淺顯卻很有深意的一部電影,讓我覺得我之前的生命都是the Zone(那個盒子)裡迷失的心靈,在生活裡鑽著牛角尖。

從小我們就受到夢想教育,所有人都告訴我們要樹立遠大目標,找到自己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事物,就像電影裡Joe所說的那樣,他是為爵士樂而活的。當然,他也是那樣做的,於是他不甘於只做一名普通學校的音樂老師,不惜違背母親的期望為他的夢想全力以赴,而當他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演出機會時,過分地喜出望外讓他的生命卻戛然而止,電影在這一點的處理上,我所理解的是他對生命意義的忽視。這在生活中也有所體現,他似乎就是一個品性憨厚的人,電影中他的身邊有兩位好友,但用以維繫關係的紐帶無一不是爵士樂,甚至都沒有和朋友聊過家常,毫不了解朋友的過去與現狀。可悲的他似乎認為,夢想就是他生活的一切。

可是他眼中能改變他生命的演出並沒有對他的生活產生任何奇妙的化學反應,他的生活依然一如往常。當他看到那些生活中他從未注意到,但是卻把初次體驗生命的22所打動的小物件時,他似乎看見了時間的河流中那些屬於自己的生活點滴,開始了解到作為一個生命,體驗外在世界一草一葉,身邊人情冷暖的真實感知覺。這時候,他用著22的通行證。

關於22,在我看來,它是一個讓人感到心疼的角色。我之前就一直在想,每一個孩子都似乎是被迫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從沒有任何人徵求過它們自己的意見(至少在地球上沒有)。它們一出生就要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事物,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語言,陌生的行為,有多麼讓人好奇,就有多麼令人惶恐,因為一旦它們被賦予了生命,活著本身就成為了它們必須履行的義務。而那種一眼望到死亡的恐懼感似乎就是生活留給人們的生命之重,如此負擔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前不久我看到有一條帖子問為什麼如今的孩子越來越容易想不開,自殺率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低齡化,下面有一個網友答「因為他們生活在網絡時代」。作為一個準教育工作者,我那時茅塞頓開,深切感受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因為所有我們成年後才明白的一些事情他們從小就已經諳熟於心了,而這種種往往不乏大片大片的陰暗面。於是,一如所說的「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他們將重複看作生命的本質,他們知道生活就是循環往復的日子,一時的精彩不會改變生活平庸的本質。隨後,他們明白每個人起跑線的差距有多大,不再相信奇蹟,不再傻乎乎地滿懷希望地努力。

我覺得現在的少年兒童所處的時代和電影中the Great Before(就是賦予靈魂性格以及出生資格的地方)好像啊,唯一不同的就是那些小靈魂們不能夠用感官(觸、味、嗅覺)去感受美好的事物。影片中,22感到生命無意義,它對於各種遠大理想都毫無興趣,於是它對各種名人導師各種刁難,而且它也將Spark認為是生而為人的目標,導致它產生如此想法的正是外界眾多似成年人一般的想法,有偉大夢想才配擁有生命,人是為目標而活的。

可是偏偏Spark就是準備生活的決心,是對生活本身美好與溫暖的感受,這才是支撐我們一直走到生命盡頭的寶物。

我好希望the Great Before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如此而來每一個降臨到世界上的生命都做好了生活的準備,哪怕世道如何艱險,哪怕他們一時迷失了自我,他們都能重新看到周遭世界是如此鮮活,萬物有色,萬籟有聲,微風有形,捻土生香,味蕾綻花,都是走這一遭不可或缺的沿途風景。所以,我也希望如今正迷茫的孩子們,甚至是成年人們,撥開圍繞在身邊的重重雲霧,重新打開自己的感知覺,好好地感受這個世界,陪伴家人與朋友。要知道,活著不僅僅是必須履行的義務,也是一項至高無上的權力,也許不能活得如世俗眼光下那般光鮮亮麗,精彩紛呈,但至少擁有足夠大的權力和足夠多的能力讓自己活得幸福快樂,因為掌握權自始至終都在我們手裡啊,不是嗎?

最後,感覺這部影片最終昇華的主題可以歸結為四個字,不忘初心(哈哈哈哈)!所以,別搞那些有的沒的的了,去跑,去跳,去漂亮的倒掛金鉤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