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平凡生活最美麗

靈魂急轉彎影評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感受,

不經意想起以前的事,

會異常清晰,甚至記得細節。

而用力去回憶一些事,

卻常常模糊。

距離首次爆發疫情到現在,

已經一年了。

和多數人一樣,

當時我在家中度過了2020年的年初。

那段時間,

我看了一部台灣電影——《陽光普照》

影片中許光漢飾演了一個好孩子,

學習好、人品好、長得也好。

可是他卻突然選擇了自殺。

因為他覺得自己整天都生活在「陽光之下」,

羨慕其他人有陰影的角落可以躲一躲。

這種心態,很難被大眾理解。

卻真實存在。

我一直記得這部電影,這個角色。

角色很小眾,電影亦小眾,

可其表達的情緒與張力卻一直打動著我。

在2021年的年初,有部電影的出現,

再次打動了我。

甚至我還覺得,

它與《陽光普照》有種某種程度的映照與聯繫。

它是——

《靈魂急轉彎》

主人公喬是一個中學音樂教師,

帶著一幫不怎麼熱愛音樂的孩子們。

喬的夢想其實是彈鋼琴,

與他崇敬的音樂人同台演出。

終於有天,他得到了這樣一個機會,

卻在演出當天意外致「死」。

當喬醒來的時候,

發現自己來到了另一個空間。

這裡的人都很奇怪,

他們沒有情緒,沒有差別,沒有語言。

直到喬遇見了22號,

同樣游離在這個空間的孤獨靈魂。

兩個不同人生理念的人,

在靈域與現實的穿梭之旅,就此展開。

生活是感知,不錯過

影片中的喬終於和知名音樂人合作演出了。

這本是他夢寐以求的事,

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可是演出完成的那一刻,

他並沒有想象中的成就感,

甚至一度覺得自己不怎麼開心。

對方似乎對他的反應早有預期,

隨意地跟他分享了一個故事,

一條魚游到老魚的旁邊說:

我要找到他們稱之為海洋的東西。

海洋?老魚問,你現在就在海洋裡啊。

這兒?小魚說,這兒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水是什麼?也許小魚並不理解。

就像你問生命是什麼,也一定會有人不理解。

因為魚生來就在水裡,

而我們也一直在生命狀態中。

對於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

我們常常缺乏感知。

喬執著於自己的鋼琴家夢想,

卻常常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精彩的人與事。

他的理髮師朋友,其實一直想當個獸醫。

可因為家庭原因,錯失了自己的夢想,

但他並非討厭如今的理髮師職業。

喬的媽媽並非一味針對他的音樂夢想,

其實媽媽內心裡一直都是深愛著他的。

只是沒有機會和兒子好好溝通。

不由地想起張學友那句歌詞:

失去過

才能真正懂得去珍惜和擁有

一如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

太多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擊。

關於工作,關於心態,關於生命......

人們也在這場戰役中體會了很多。

換個角度來看,

也正是因為疫情,

我們得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因為出行要戴口罩,

我們才感受到自由呼吸的可貴。

因為更多時間在家中,

我們發現家庭生活的美好。

甚至會在一瞬間恍然大悟,

原來我們以為重要的事或人,

似乎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重要。

錢多錢少都要生活下去,

爭名奪利還要回歸生活。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我們錯過了很多,

我們忘記了生活本身就很美麗。

生活是專注,不迷失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首關於羅永浩的詩:

《某人》

一個/高中肄業的/四十八歲的/謝頂的/沒有翅膀卻總想逆風飛行的/被多次擊落變成滿地笑話的/每天爬起來幫人賣東西還債的/還在不斷排練新的夢想的/和你一樣驕傲、自卑、樂觀、疲憊的/仍舊相信自己能讓周圍的世界/盡量變得好一點點的/普通的/奮鬥者

《靈魂急轉彎》中有一個空間叫「忘我之境」

它是存在於靈域與現實世界之中的第三空間。

保持專注的人,沉醉於自己的愛好之人,

方能抵達這一空間。

人們在此中,卻渾然不覺。

因為當時的人們都處在高度集中心力的狀態。

有些精神力強大的人,

還能游離於三個空間,隨意穿梭。

就像影片中那個街頭藝人。

假如人類過於偏執,

讓自己完全脫離了與現實的聯繫。

那麼靈魂就會像整日低頭行走的交易員一樣,

蒙上越來越厚的灰塵。

在忘我之境的荒漠中終日遊蕩。

迷失和忘我的區別沒有那麼大

忘我是快樂的

但當這種快樂成了一種執念,脫離了生活

人就成了迷失的靈魂

提起專注,我就想到一個人——羅永浩。

從手機到直播,他做事都有著專注的態度。

常常遇到挫折,但從未被真正打倒。

負債6億,官司纏身,被限制消費,直播被曝賣假貨......

似乎沒有誰比創業者羅永浩更加悲催。

他並沒有在各種熱搜和陰影之下屈服,

而是選擇了專注的方向,和生活死磕。

2年的時間,6億債務已經還了近4億,

上演了一場精彩的「真還傳」。

然而羅永浩只有一個,

生活中更多的是偏執之人,

而非如羅般專注的人。

有人認定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對的,

從不聽他人建議。

有人沉迷於自己的作品之中,

卻不覺自己與同行的巨大差異。

有人盲目自信於自己的盛世美顏,

以至於只能活在濾鏡的處理世界。

人們錯把偏執當專注,

又沉迷於自我陶醉與穩定。

於是漸漸失去了對生活的真摯感受。

時間久了以後,

人們會迷失,

覺得生命中再沒有什麼可以激發自己的熱情。

偏執到了極端,

反而是越來越負能量地低落與消沉。

林夕曾為周華健寫過一首歌《為什麼我要走》:

是為什麼需要奮鬥

戰勝對手不能停留

才能贏得讚揚和成就

卻未能隨緣隨時隨意

赤腳到處去走

別問為什麼我要走

當我們能夠跳出自己狹隘的認知,

當我們發現生活中值得專注的事物,

當我們試圖努力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

一切就開始不一樣了。

生活是體驗,非結果

《靈魂急轉彎》中還有個非常奇妙的設定,

每個靈魂在回到地球以前,

都必須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徵,

即找到自己生命的——火花

尋找屬於自己的火花,

成了每一個靈魂的必要任務。

而在尋找火花這件事的認知上,

喬和22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狀態。

喬認為火花是轟轟烈烈的,

是與他人截然不同的。

是一個靈魂區別於其他靈魂的,

最有力特徵和標籤。

22號則在體會每一種生命火花的可能。

他剛學會走路的時候,

他聞到披薩味道並吃完以後,

他躺在下水道的上方吹風,

他坐在地鐵拿起別人喝剩下的飲料,

他坐在路邊看著陽光好晃眼,卻好舒服,

還有樹葉落下。

他甚至想,也許看天空就是自己的火花

是啊,這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直到有人揭曉了火花的奧秘:

火花不是人生目標

當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

火花就已經被點燃

想一想自己,以及身邊的人。

我們不也常常被自以為是的「火花」誤導嗎?

人們常常以為將生意做得很大,

可以掙很多很多錢,

或是在某個領域成為第一名,最著名......

才是人生贏家,

才算是達到了生命火花的標準。

其實我們都錯了。

人活一生不該只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

才會努力地活下去。

生活是一場精彩的體驗,

而非一個具象的結果。

馬克·吐溫曾說:

對你造成傷害的,並不是你不理解的東西,而是你所了解的東西,並不像你所了解的那樣。

我們做過什麼,

我們愛過誰人,

我們曾經擁有,

比最終得到的,

都更為重要。

點燃我們人生意義和熱情的,

也並非那些遙遠不可及的目標。

而是讓生命充分體會活著這種感覺的真實觸碰。

我們必須承認生活的本質是平凡的。

大多數人也只是平凡人而已。

就像最後喬的感慨:

我會享受,活在當下的每一分鐘。

《心靈之旅》被我和《陽光普照》作為同類。

我想,大概就是它們都表達了一種微妙的存在。

無論是角色,還是某種情境的營造。

它們都很含蓄,並不直白。

但都無法掩飾它們思想上的深刻。

它們都能讓我再次審視人生,審視自己。

我們為什麼活著?

我們為什麼努力?

我們為什麼堅持?

我很欣賞的一個營銷人李叫獸,

最近在《一切關於意義》的文章中寫道:

曾經自己為了彌補不足,就讓自己越來越忙,越來越有壓力,越來越需要證明,做一件事要考慮的因素也越來越多。

相反,最近一年,當我覺得自己已經足夠的時候,我發現,不論是經歷成功還是失敗,還有這麼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去做。

我對他的話深有同感,

也覺得《心靈之旅》就在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表達類似的道理。

是什麼時候開始,

我們為了「意義」而「意義」?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絕望只是另一個希望的開始。

太多人只看到水窮,

卻不曾抬頭看雲起。

沒錯兒,

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努力本身就是意義,

堅持本身就是意義。

這平凡生活本來就很美麗。

只是你我從未留意。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