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從電影尋找人生的幸福和意義

靈魂急轉彎影評

一. 疫情之年的美味心靈雞湯

電影《靈魂急轉彎》不久前在聖誕檔上映,雖然沒有什麼聖誕元素,但是溫暖有趣又能引起思考。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看過了。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收藏一下此文,看過電影後再讀。

這部電影老少咸宜,適合全家一起看,不同的觀眾都能在影片中找到似曾相識的自己。

比如爵士樂鋼琴手Joe人過中年仍然懷才不遇,在紐約的中學當兼職音樂老師,還在追尋登台表演的夢想;與之對比的是光鮮外表下迷失靈魂的交易員…..理想和現實的衝突,職業背後的苦與樂,也是我們曾有過的彷徨和無奈。

還有Joe的母親不希望兒子重蹈丈夫覆轍,為追求音樂夢想而生活不穩定經濟拮据。雖然她非常希望兒子接受得來不易的正式全職老師的工作,最終還是被兒子的執著而感動,拿出丈夫生前最好的藍西裝給兒子登台……現實生活中兩代人類似的矛盾和妥協也是屢見不鮮。

而桀驁叛逆的二十二,找不到生命的火花,不願意到地球上開始人生。她讓很多導師失望,包括德雷莎修女、穆罕默德·阿里、阿基米德、林肯,還有心理學家榮格;有些導師包括Joe甚至打擊過她。讓我想起現在一些學生,年紀小小就覺得生活沒什麼意思,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而火花也讓我想起了美國大學申請中的重要一點:夢想和激情。

雖然有很多共鳴,但是不少觀眾說沒完全看懂影片到底要講什麼。我認為影片的核心其實是講 「幸福」和「人生意義」這兩個宏大的人生問題。而對此問題,人類千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一部電影當然無法完全找到答案,能留給觀眾一些回味和思考已經很成功了。下面我想從我的理解來聊一聊這兩個問題。

二. 積極心理學幸福五要素PERMA

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對幸福有不同角度的定義。下面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分析幸福。積極心理學是專門研究幸福的心理學分支。塞利格曼教授在《持續的幸福》(Flourish)中提出了一個PERMA模型,就是從五個維度來定義幸福(Wellbeing)。

E = Engagement投入

人高度專注地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是非常沉浸的、如癡如醉的。就如電影一開始,在學校樂隊練習中渾然忘我吹薩克斯的亞裔女孩,而Joe演奏爵士樂的時候也是如此。還有包括在街頭雜耍廣告牌的Moon Wind在內的在The Zone裡那些好似靈魂出竅的靈魂們。這種全心投入的狀態其實就是「心流」。關於「心流」詳見我以前的文章??? 。

A = Accomplishment成就

芸芸眾生都在追求學業上的成就、事業上的成就等。成就是可以給我們帶來某種幸福感,但是對成就不能過度追求。否則就像影片中交易員,變成了The Zone裡面迷失靈魂的黑怪獸。另外,很多人把成就理解為特別偉大的成就,比如說封侯拜相,成名成家。其實做好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會有成就感。比如我能寫出好一篇文章。

M = Meaning 意義

意義這個問題是最抽象的,後面我們會詳細討論。在影片中就是二十二苦苦尋找的火花,是Joe寧願放棄穩定的生活也要追求的演出的夢想。

當Joe終於成功地在舞台上大放光彩,正式被樂隊接納。本來我以為這樣的夢想實現,找到生命意義,就是影片的大團圓結尾。沒想到出乎我的預料,影片此處話鋒一轉,接著就表現Joe 夢想實現後的失落與迷惘。這種勝利後的空虛感我也很熟悉,我以前就會馬上給自己設立一個更難更高的目標。Joe接下來會怎麼樣呢?影片又給我們一個懸念。我認為這個轉折是影片最巧妙和引人入勝之處。

P = Positive Emotion 積極情緒

積極情緒就是那些快樂、愉悅、高興、狂喜、舒適、溫暖等情緒。當二十二在Joe的身體裡第一次品嚐到了美味的披薩,當在秋日的陽光下看到金黃色落葉在空中動人地飛舞,當回憶起童年和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美好的回憶,二十二和Joe一個想活了,一個更珍惜生命了。

此處影片給了我們「為什麼要活?」這個問題一種詩意的回答:就算暫時找不到人生意義,也可以享受平凡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歡樂,活著本身就有意義。(我這裡不厚道一下,生活中不僅有歡樂,也有痛苦。)

R= Relation積極的人際關係

影片中Joe和二十二越走越近,相互幫助,在這段關係中都獲得了成長。「關係」在好萊塢電影中是常見的題材,比如我以前寫過的電影《綠皮書》。

還有,本想成為獸醫的理髮師雖然在世俗的眼光中沒有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是他從理髮店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從顧客的認可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從而感受到了幸福。

西方社會強調獨立,人際關係相對比較遠,所以關係就更加彌足珍貴。而其實中國社會也同樣甚至更加缺乏有滋養的人際關係,這點本文就不展開了。

從PERMA這五個要素來看,不同的人幸福組成的不一樣。我們70後這代人拼命追求成就,也喜歡思考人生意義和理想;但是不擅長於慢下來享受人生和經營高質量的關係。

我也想起了這部電影出品公司Pixel曾經的老闆,也是蘋果創始人的喬布斯。他取得過無數偉大的成就,在蘋果新產品發布會上他是全世界的焦點,他的人生充滿了意義。追求產品的極緻完美的過程中,他一定有無數的心流時刻。而相對來說,關係和積極情緒方面就比較弱。充滿激情短暫的人生很多時候也為病痛折磨。

《持續的幸福》一書告訴我們普通人可以通過提升PERMA某方面或者幾方面更加幸福的活著。我覺得在這個疫情年代,追求成就A比較難,關係R很多變成網上了;那就讓我們多做一些能激發心流E的事情,多用心感受那些小確幸的積極情緒P來提升幸福感吧!

下面再繼續聊最飄渺的意義M。

三. 生命的意義

《靈魂急轉彎》把生死直接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是並不殘酷血腥,其實對小朋友也是一種生命教育。

而在整個世界急劇動盪,死亡離我們如此接近疫情之年,很多成人會不禁想到這些問題: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為了什麼而活?

我們應該怎樣活?

我覺得《靈魂急轉彎》這部電影其實踩到今年人們心靈深處的熱點,所以大熱。

加繆的認為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是一旦充分意識到人生的無意義之後,是否還要活下去。他起始立場是虛無主義。而他後來的小說《鼠疫》中,在死神隨時可能降臨的陰影之下,里厄醫生代表了個人的人生意義:勇氣、愛、反抗、聖潔。

電影裡二十二導師之一,心理學家榮格曾寫到:「在我的病人中,大概有三分之一不能被確診為臨床上所定義的神經症,而是在受到生活無意義感和無目的感的折磨。」而意義的存在能夠減輕人在面對缺乏規律和結構的人生和世界時所產生的焦慮。插一句,我覺得編劇還是小看了榮格,我覺得榮格其實是應該可以幫助二十二找到意義的,因為他就是這方面的專家啊!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亞隆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一書中解釋了現代人為什麼容易缺乏意義感。他認為過去農業時代人們活得離土地更近,感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從每天的種植穀物到飼養家畜中感受到生命的創作。以前的人主要關注基本的生存需要,無暇追問馬斯洛更高級的生命意義問題。以前的宗教世界對如何生活提供了非常詳盡的答案,使得意義問題不被關注。

而現代生活中越來越多人像二十二,有強烈的無意義感。我們經常聽到:喪,空心病,低欲望社會,抑鬱症高發這些詞。很多人抱怨工作沒有意義,自己只是大公司機器上的一顆996號或者007號螺絲釘。 而「沒工作」的全職媽媽淹沒在每天周而復始繁瑣的家庭和育兒瑣事中,更容易缺乏成就感和意義感。於是很多自身缺乏意義感的家長,就把孩子的成績作為自己成就感意義感來源,這又帶來了孩子的問題。

需要意義的個體如何在一個沒有意義的世界中找到意義?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一書中提供的解決之道就是參與生活。托爾斯泰說過:「只有沉醉在生活之中,才能繼續活下去。」 就像影片中二十二藉著Joe的身體到地球上體會真實的人生,從「先找到意義再活」,到「先活著再找意義」和「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歐文·亞隆在書裡還建議做下面一些事情提升意義感:

服務於他人,為理想奉獻。就像《鼠疫》中的里厄醫生。

創造全新的東西。比如以創新性的方式去教學、烹飪、遊戲、學習、從事園藝。他認為那些扼殺創造力的工作讓人變得機械,不管其薪水有多高,都無法使人滿足。

享樂主義的解決方法。生命的意義在於完全地品嚐生活,對生命的奇蹟保持驚奇,把自己投入生命的自然韻律之中,在最深的感觸中尋找快樂。其實就是電影《靈魂急轉彎》中Joe和二十二最終找到的幸福。

自我實現,自我超越。馬斯洛回答了「我們為什麼活著」的問題,他認為我們活著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潛能。他也回答了「我們該怎麼活」的問題,他認為美好的價值本質上已經存在於個體內心,如果人信任自己的本來智慧,就能夠直覺地發現這些價值。

然而物極必反,我們需要在追問生命意義同時不能過度沉湎其中。書中寫到,當我們從生活中抽離,成為疏離的旁觀者時候,所有的事情就變得無關緊要,這個位置被哲學家稱為「銀河」或者「星雲隻眼」的視角。從這個位置來看,我們只不過是宇宙中微小的塵埃,生命只是彈指一揮間。一方面這個視角能讓我們更加客觀,但是另外一方面這個視角又讓生命的活力枯竭。如果長期站住這個視角上,會使人灰心喪志。感覺生命沒有什麼意義。猶如二十二在The Great Before 遙望地球。弗洛依德也曾經說過:「當一個人詢問生命的意義時,他已經病了」。

所以仰望星空後,還是需要腳踏實地。讓我們一起乾了《心靈之旅》這杯溫暖的心靈雞湯後,然後繼續積極地幸福地生活下去!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提筆問心書中影(ID:tbwxszy),您的關注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