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觀後

靈魂急轉彎影評

自上一個周末本片上映,我已經看到了非常多關於這部動畫電影的評價,無一例外全是好評,我本來就對皮克斯有好評濾鏡,於是,趁著試劑盒還在路上,果斷殺向電影院。

工作日+午餐點,放映廳裡只有我一個人,坐在最中間,買了一份南瓜蛋糕,盡情沉浸在影片裡,哭也哭得輕鬆自在,毫無顧忌。

這是來到舟山後,最完美的一次觀影體驗。

首先,客觀來說,這部電影的故事設定和劇情都非常簡單,電影節奏也很平緩,從頭到尾,沒有什麼大波大瀾、心驚肉跳、一波三折,甚至也沒有常規的催淚劇情點,人物心境轉變也非常地意料之內情理之中,對於和我類似的、注重故事性的人來說,或許會有那麼一丟丟平淡。動畫設計也略顯「收斂」,除了最開始空間轉換那一段的圖形交錯令人驚喜,其它部分基本保持著一種柔軟、圓潤、又很溫暖的感覺,不絢爛,不搶眼,只是很真實(當然從3D製作和人物場景設計來說依然是一流水準)

而我這種諾蘭腦殘粉,自封的科幻片愛好者,固執的劇情至上主義者,毫不猶豫地給了滿分。

因為觀影感受太舒適了,尤其是22坐在台階上,抬頭看到一片槭樹科的翅果旋轉飄落的那一刻,有種說不出來的、難以言喻的寧靜和悲傷,這種悲傷不是痛,不是苦,不是怨,是單純的,靈魂被觸動時,代謝出來的悲傷。

那一刻我想起了很多東西,想起《美國美人》裡那個飄忽的紅色塑料袋,想起《天堂電影院》光透過膠片在牆上投下的剪影,想起每一次大巴行過隧道時車窗外不斷游移的燈光,想起曬在頭髮上的陽光和小時候學校後面一望無盡的山脈連綿。

僅是那一個畫面,我就可以給滿分。

這部作品討論的,或者說,表達的,是「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故事設定中每個新生的靈魂都需要學習自己的「性格設定」,並在獲得「spark」之後得到前往地球的通行證。

Spark一詞被翻譯為「閃光」,也有火花的意思,是啪嗒一下的閃耀,就連發音也帶著一瞬的跳躍感。

男主認為這個閃光就是人一生的意義,他的閃光就是爵士,爵士就是他的人生,他「活著就是為了爵士」。因為這個信念他埋怨母親,他在死後努力讓自己復活,他改變自己的形象,拼命爭取寶貴的表演機會,而當他獲得了一切,他「理所當然」地感到空虛。

是啊,這不就是「復仇的終點總是空虛」的套路嘛。我們當然知道人生的意義不只是一次演出、一些成就、一個偉大的夢想,就像影片最後一句台詞,「活在當下」。

太理所當然了,這樣的話,這樣的觀念,無數人無數作品闡述了無數次。

甚至有些輕飄飄。

可到底什麼是活在當下呢?

朝九晚五地上班是活著,拼命熬夜加班是活著,無所事事也是活著,誰還不是活在當下呢?

時間這個維度是客觀的,不因人的意志而改變,也不因人的行為而動搖,每一個人為設定的時間單位裡,地球因行星引力規律運動,風與海洋帶來陰晴雨雪冷暖交錯,細胞內線粒體以複雜的化學反應環環相扣維持「活著」的生理狀態,而靈魂,如果有靈魂,也無非是肉體內的困獸,無法超脫現實維度,不斷死去又不斷復活。

活著是一件客觀又殘忍的事情。

活著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恐懼於「活著」的22在被迫進入現實軀體後,以一塊披薩開啟了活著的狀態,嗅聞、品嚐、行走,聆聽歌聲,與人交流。

她看著翅果落下。

這就是活著。

活著就是吹起領帶的風,是舌尖上象徵著高能量的甜味,是每一個擦肩而過和促膝長談。

是體溫,體味,是一切感官。

我想這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寫出的劇本,因為只有悲觀主義者,才會被這些微小而習以為常的瞬間激活,只有失去希望的人才會像新生的靈魂一樣從無數人們視而不見的微不足道中尋求火花。

所以看到這一切的是22,一個幾千年都未能找到閃光的靈魂。

而影片另一個寓意,也是「spark」另一個涵義,是「鼓舞」。

在演職員表最後的特別感謝中,有一句話,「感謝所有給予我們閃光的導師」。

帶著這句話去解讀之前的故事,就能明白男主身份設定和吹長號的小女孩的意義了。

學習是人的本能,也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教育最核心的意義與價值就是不要浪費之前幾千年的人類進化與發展,不要重蹈歷史覆轍。

可惜,「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學習和教育在很早就偏離了其本意,變得具象且功利。上課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去另一個地方上課,看書寫作業是完成任務,完成任務是為了一張看起來過得去的簡歷,為了工作,為了錢,為了物質生活。

當然這沒什麼對與錯好與壞,人作為碳基生物,吃喝拉撒是本能需求,人類文明以金融為筆為社會集群畫出了巨大宏偉的超自然圖景,不用苟且在飢寒溫飽的生死線上。

只不過,人類恰好也擅於畫地為牢罷了。

扯遠了。

當學習的核心從成長轉變為成績單,教育的本願也將從樹木樹人變為急功近利。可教育不該是這樣的,教育不只是課堂和書本,教育和人生一樣,在風裡,在天空,在落葉,也不是非得由老師傳遞給學生,任何瞬間、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成為那個填補靈魂空缺的「spark」。

唯物主義來講,活著,只是一個細胞不斷增殖複製又不斷衰老凋亡的不可逆程序罷了。

但是靈魂,或者說,文明,是可以超脫物質的。

這部作品我願意給滿分,就是因為這個平淡的故事用非常溫柔的方式讓我看到了靈魂閃光是什麼樣的。這個故事沒有刻意去強調什麼,不灌雞湯,不撒狗血,而是通過主角情緒的轉變和非常真實的畫面讓人自然而然地沉浸於那種思維被觸動的愉悅感受裡。

我突然想起了《放牛班的春天》中,窗口灑落的紙飛機。

有些情緒不需要過分熱烈的表達方式,愈是平淡,就愈是直擊內心。

這些年中國動畫電影也有所進步,以最新的《姜子牙》為例,可以看到不論是2D作畫還是3D作畫,其技術都可以與國際幾個動畫大場一較高下了,但一天天喊著國漫崛起國漫崛起,為什麼這麼多年了,嫦娥五號都上了天又貼著暖寶寶順利回家了,國漫還是沒見崛起,歸根結底,劇本不行。

不光是動畫,電影、電視劇,都有這個現象,太執著於炫技,炫大場面,炫偶像明星,炫製作,炫宣傳,獨獨沒見有人炫劇情,就連唯一拿得出手的紫金陳最近幾部大火之作也是被閹割了七七八八的「瑕中有瑜」。

文字是最具有感染力的,人類之所以能成為人類、創造文明超越造物,就是因為文字啊!科學技術只能從物理層面改變客觀物質,要修剪靈魂只能靠文字,文字是文明的核心載體。具體到電影裡那就是劇本,劇本才是電影的核心,所有脫離了劇本的展示都是南轅北轍,沒有好劇本的電影不是電影!(斯克塞特式暴躁發言)

就現在這個處處審核自我閹割漫天縮寫的文字環境,國漫永遠也不可能崛起的。

又扯遠了。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非常不容錯過的佳作,且一定要找一個沒有熊孩子和傻逼的時機去享受!

以上。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