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臺灣輿論:美國首次被公開洗臉,滿臉豆花!臺灣今後壓力會更大

2021-03-21 13:04:27

當地時間18日、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對於這場對話,民進黨當局緊盯,臺灣輿論也高度關注和討論——

臺灣《聯合報》報道,這次美中高層對話火爆登場,引發臺灣很多評論。報道引用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20日在臉書上的貼文指出,美國習慣居高臨下對待盟友,因為美國覺得自己是靠山,靠山當然有權居高臨下,美國習慣拿著凳子墊得更高,更加居高臨下對待競爭對手,從凳子上睥睨對手和敵人,美國習慣言語霸凌他國,沒有他國敢公然頂嘴。

他表示,這次阿拉斯加會談,美國想再次居高臨下對待中國,卻被楊潔篪公開洗臉,這是世界外交史上最關鍵的歷史時刻,也是美國首次被公開洗臉,滿臉豆花無法回嘴。CNN即時新聞主播那幅驚慌失措的言語和表情,等於宣告美國被中國洗臉,而且洗得很徹底,往後美國再扯東扯西、比手劃腳,看在朋友和敵人眼中,都將只剩穿不下的國王新衣。

《中國時報》3月20日發表社論《中美極端競爭 臺海危機白熱化》。文章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上臺被認為是改善美中關係的拐點,但兩國高層外交官員首度在阿拉斯加會面,卻演變為一場「沒有期待、絕不妥協」的尖銳言辭衝突及立場對立。兩強拉擡對抗態勢脈絡下,美方打破傳統,將臺灣這個「根本分歧」問題搬上臺面,儼然成為兩大強權「極端競爭」指標,臺海安全形勢將更為脆弱。

社論指出,中國大陸實力或許仍不能與美國並駕齊驅,但已不再是吳下阿蒙,不願接受美國以上對下的態度,更反對拜登政府打著意識形態口號,拉攏各國圍堵中國大陸。社論認為,拜登政府壓制中國大陸的策略,將遭遇更頑強反抗,大陸的作為可能更具戰鬥性、更專斷,逐漸不受美國的壓力制約,這個模式如套用在臺灣問題,美國對臺灣安全保證的約束力可能弱化,兩岸關係及臺海安定將面對更強大的大陸壓力。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卜威爾表示,不預期美陸會因臺灣發生戰爭,但他會很憂慮。

中時電子報一篇署名王欽的評論文章指出,對比過去,美方不按套路出牌的做法並不鮮見,或者說,不按套路出牌正是美方的套路,他們利用大國地位,經常跳出事先確認的安排,而對話的另一方通常也就只能忍一忍,以期儘快進入實質對話階段。「但這次中方的表現顯然也讓美方始料未及,大動作的回擊也讓剛上任不久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有些措手不及,(布林肯)處在大陸火力攻擊的射程範圍內,處處是標靶。」

該評論指出,如今(形勢)大不相同,中方敢於將中美兩個大國的激烈對立呈現在全世界面前,其實更是一種自信的展現,中方不必擔心美方會說出什麼難堪的話讓自己下不了臺,因為美國自己的內部問題就已經讓其焦頭爛額,而美方展現的強硬愈多,後續要付出的代價也就愈大。「換句話說,中國這種自信不是一種盲目自大,而是深知自己的實力地位,更瞭解彼此的利益互補,只要美國政府還處於理性範圍內,中美間的衝突就可以透過對話化解。」

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在中時新聞網發表評論指出,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外交政策負責人,在阿拉斯加第一次正式直面交手。從場景來看,脣槍舌劍、火花四射;從性質來看,有意義、無結果;從國際格局來看,「合縱vs.連橫」的戰略態勢正式形成;從臺灣的角度來看,臺灣已成為戰國時期的函谷關,處於陸美兩強相鬥的尷尬處境,一不小心就是兵凶戰危。他認為,此次會談,北京高層決定「平視」華府,可以預期,未來的中美關係將完全是以實力較勁,對北京而言,新疆、香港、臺灣問題是核心利益,不僅不可能讓步,還告訴美國以後提都別提,所謂「美陸共管臺灣」的時代早已結束。

臺灣《旺報》20日刊發兩篇文章,分別為《 楊潔篪:臺灣問題沒有任何妥協餘地 美重申對臺一中政策》以及《美中會談落幕 楊潔箎:高層戰略對話有益、有利增進相互瞭解》。

臺灣《工商時報》以《簡短4分鐘客套變1小時15分脣槍舌劍 開場即開打》為題進行報道。報道指出,兩國談判,先禮後兵,在這次中美高層對話卻不復見。「中美兩國代表在會談的開場白立刻展開脣槍舌戰,原本4分鐘的簡單致辭竟拉長到1小時15分,更透過直播,讓全球一窺當前中美關係的緊繃情勢。」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