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原來「禁止臺灣菠蘿進口」早有先例:看管仲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

2021-03-02 05:02:30

說起大陸禁止臺灣菠蘿進口這事,這幾天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筆者早年略學過點經濟學,閒來無事忽然腦洞大開,這事可不就像是當年春秋中期,齊國國相管仲對魯國打的一場金融戰爭或者說貿易戰爭嗎?原來黨中央高瞻遠矚,一直都在下一盤大棋,起先單方面大力度的惠臺就為了今天的收網。這就叫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為了印證一下不才的觀點是否靠譜,特地查閱了史書相關記載,這場貿易(金融)戰就是著名的「服帛降魯樑」

周公畫像

話說齊魯兩國的老祖宗,一個是周公,一個是姜子牙。兩國曆史淵源深厚,本應睦鄰友好,但卻一直暗中較勁。雖然在很多方面都互不相讓,但兩國之間的經濟往來,卻非常密切。

姜子牙畫像

據《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記:

魯國、樑國與齊國互鄰。齊魯兩國都是一等公國,一直平起平坐。而樑國(地近梁山,春秋時有多個樑國,此小國乃東樑)則是魯國的附庸國。

魯國人會織一種細白的絹帛(綈),又叫「魯縞「,以輕薄著稱。有一句成語「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說的就是這種絹布。

管仲讓齊桓公和大臣帶頭穿魯縞做的衣服。在公侯貴族帶動下,齊國興起以穿魯縞為時尚的流行浪潮。

管仲畫像

同時,管仲卻下令禁止齊國人織絹縞,要齊國人所有的服帛需求全部從魯國和樑國進口。這樣一來,魯縞在齊國的市場上就供不應求,價格一路暴漲。

魯國人以及樑國人見織縞賣給齊國人可以有大錢賺,比種田收益高得多,於是便紛紛放棄了農事,家家織起絹縞來。魯縞以蠶絲為原料,魯樑之人為了多得蠶絲,就廢棄了農田,改種桑樹養蠶。

管仲見魚兒上了鉤,就不失時機地又添了一把火。於是頒佈命令,對販賣魯縞的魯國商人施以重獎:販縞一千匹,獎金三百金; 一萬匹,三千金。頓時,魯國從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紡機響,戶戶織縞忙」的狂潮,肥沃的田地幾乎全被撂荒。

魯縞

齊國則一直在默默地發展農業,積累糧食,走一條興農強國的路線。

終於有一天,管仲突然下令,以後齊國禁止進口魯縞,也不許齊國對外出口糧食。「閉關,毋與魯、樑通使」。十個月後,「魯、樑之民餓餒相及」。由於魯、樑二國早已將田地種了桑樹,此時改種糧食也來不及了,存糧難以為繼。當時齊國國內米價大賤,一石糧食僅十錢,而魯、樑的米價則飛漲,逾上千錢。

三年之後,魯樑兩國發生了大饑荒,空有堆積如山的魯縞,百姓卻沒有飯吃。魯樑兩國國君對此局面無能無奈,只得向齊君求情,要求齊國提供糧食。

於是管仲趁機按照市場需求規律,把出口糧價高高拉起,迫使魯樑人出重金來齊國買糧食。幾年來為購買魯縞而自齊國流入魯、樑的資財,迅速回流齊國,而魯樑兩國的國庫迅速被掏空。

從此以後,一等公國的魯國一蹶不振,與樑國一起成為了被齊國控制的附庸國。

春秋主要諸侯國形勢圖

更有意思的是,類似版本的貿易戰,管仲指揮齊國還打了多次,屢試不爽,從而擊敗了楚國、代國等一系列齊國的對手國家。

先說代國。代地出產狐皮,管仲勸桓公令人到代國去高價收購之,結果代人成天在山林之中去捉狐狸,但狐卻少得可憐,「二十四月而不得一」。結果是狐皮沒有弄到,農業生產耽誤了鬧饑荒,導致北方的離枝國乘虛侵擾。代國國王只好投降齊國。齊國一兵未動而征服代國。

楚國強大,是齊國稱霸最大的勁敵,也是中原諸國最大的威脅。管仲就建議齊桓公養鹿,營建百里鹿苑,並從楚國大量高價收購,同時,以低價出售糧食。

在齊國的價格哄擡下,鹿價飆升,楚人紛紛進山獵鹿,良田大量荒蕪。看到時機成熟,管仲忽然禁止糧食出口,同時禁止養鹿。這樣一來,楚國糧食告急,糧價飆升,楚人無錢買糧。管仲又將糧食運到南部楚國邊境低價販賣,楚人紛紛逃奔齊國。

齊桓公畫像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帥齊、宋、陳、衛等八國聯軍陳兵楚境,楚國士兵無心戀戰,楚王只好在召陵與齊國媾和。這便是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

召陵盟成,齊國霸業達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管仲實踐了《孫子兵法》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堪稱世界經濟戰的鼻祖。

所羅門王說過: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筆者認為,歷史不是簡單的重複,但一定會以不同形式重演。不知諸位有何看法,歡迎下方發表評論。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