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第一夫人的秘密》影評:第一夫人的秘密影評

第一夫人的秘密影評

如果說劇情片一般是一個人喜歡上電影的原因,那傳記片一般就是影迷進階必修的功課,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曾經請史航老師來做電影沙龍時他指定的電影主題就是傳記片,三部電影:女王、對話尼克鬆、甘地傳。當時雖有一些收穫,但總體觀影感受還是裡霧裡,後來就一直覺得傳記片門檻頗高,此前此後還看過鐵娘子、莫扎特傳之類的傳記片,一直都是那種似曾相識的雲裡霧裡。後來開始對看過的電影做記錄,就遇上了第一夫人的秘密這部,看完之後感覺—我果然還是沒有進階…

1.劇情:N條線並進,符合我感覺上傳記片的特點之一,就是劇作精細周密。按著墨多少分別為肯尼迪遇刺後肯尼迪夫人參與的一系列事件、肯尼迪夫人被記者訪談、肯尼迪夫人曾經拍攝的介紹白宮紀錄片、肯尼迪夫人與神父交談。並且在最後各有一個結局(怪不得我覺得電影的結尾非常長…從葬禮真正開始,就是影片七十五分鐘左右意識到「咦,要結局了嗎」,到真正最後一段跳舞ending大概過了十五分鐘,每條線都要自己不同主題的結局,還要保持交叉剪輯各要演上兩三段,給我的感覺就是太拖遝不喜歡)。這部電影涉及的方面非常多,有的在一條線裡討論,比如宗教(神父線)、新聞真實性(記者線),有的全片都在討論,比如歷史(或者說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由誰書寫)、肯尼迪夫婦的婚姻(或者說愛情)、白宮這座建築對美國的意義,還有一個核心的衝突點,就是總統葬禮用遊行的形式還是坐車。不過說實話,影片對這些的解讀我都沒有特別懂,用自己淺薄的理解解讀一下肯尼迪夫人兩次改變主意:

第一次堅持遊行的原因:一是肯尼迪愛選票勝過愛裝飾,因此不用鋪張,但要通行;二是要讓人們銘記,「A big beautiful procession that people will remember」;不過後來她稱這時的堅持為vanity.

第二次改成坐車是因為暗殺者被殺,讓她覺得安保能力實在不足以保護孩子們,所以改決定坐車;

第三次決定改回遊行是發生在鮑比說歷史很殘酷我們還有很多事沒做,之後肯尼迪夫人收拾白宮的東西(扔娃娃娃娃腳斷了)、摘戒指,就決定要遊行了(why are you doing this, Mrs. Kennedy?感覺應該說出了很多覺得肯尼迪夫人作的觀眾的心聲。不過也能理解她希望政要們也參加遊行的心情,這確實沒有必要,但不懼威脅參加遊行中所包含的勇敢也是對肯尼迪總統的尊敬,也是對暗殺者的回應,所以肯尼迪夫人要求政要參加是有理由的,不能算作。但這裡面確實也包含私心,在後面她和記者的交談中她吐露心聲:這是一位美國總統的葬禮,就是應該有更多的人更多的馬更多的兵更多的哭喊和相機,可見她還是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大家記住她的丈夫),就是沒有看出促使她改變決定的事件是哪個。

我認為肯尼迪夫人的問題在於,她想讓肯尼迪總統像林肯總統一樣備受尊敬永被銘記,但卻弄錯了其中的因果關係:林肯總統是因為自己打贏南北戰爭並解放黑奴的功績而被紀念,並非是因為自己葬禮的方式而被紀念,肯尼迪總統如果沒有這樣的壯舉,就不可能像林肯那樣受尊敬。從肯尼迪夫人第一次關注葬禮方式(問司機是否知道三位被暗殺的總統,得知只知道林肯後要求了解林肯的葬禮方式)開始,她就搞錯了因果關係,她想達到的最終目的是肯尼迪總統被記住,為此她要求高規格的葬禮,不顧安保要求各國政要和自己一起遊行送別總統,但這些並不能必然導致肯尼迪被評價為偉大的總統,肯尼迪在任時的功績才能決定他的歷史評價,這和鮑比的觀點一致(我們只是看起來光鮮亮麗……我們真正得到了什麼?……我們本可以做很多事,公民權利、太空計劃……歷史是殘酷的,馬上可以見分曉……)。肯尼迪夫人的第二個錯誤是她說一個美國總統就應該有更多人更多馬等等等等,這句不存在因果關係的錯誤,但這不符合她的讓肯尼迪總統被記住的終極目標,只能說是她作為妻子的一份私心,她也知道這種想法是不光彩的因此要求記者不寫入訪談。後面和神父交談時又說了一種動機,就是她希望有人在遊行中結束她的生命,這個理由…也挺扯的。

聊聊別的主題:

(1)肯尼迪夫婦感情:Women have been doing far worse for far less.—我想起他在辦公室,卡羅琳和約翰在他腳邊的情形,how can I hate him—Take comfort in memories.—I can't. They've mixed up with all the others.

(2)肯尼迪總統的理想:Camelot."Don't let it be forgot that for one brief shining moment. There was a Camelot."King Arthur and the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ordinary men banding together to fight for a better world."他有理想,理想也會延續,但不會再有Camelot了"But there won't be another Camelot. Not another Camelot."

(3)宗教:那個寓言不明白但感覺很厲害,意思大概就是你現在受的苦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事,而是要顯示神跡(?)Right now you are blind, not because you've sinned, but because you've been chosen, so that the works of god may be revealed in you.

(4)生命的意義:人在某些時候會尋找意義,最終會發現沒有答案,當殘酷又不可避免地意識到後,要麼接受要麼自殺,或者只能停止尋找(最後這一段神父的話真是玄而又玄,非常莫名其妙,簡直故弄玄虛,彈幕說「傳記電影再怎麼找角度寫劇本也就這樣了」,哈哈」);人們要知道這裡有實實在在的人生活過,不是歷史書上的幽靈—你在這裡做的事情很有意義。

(5)鮑比的話:林肯在這裡簽署文件解放黑奴,這裡並不peaceful,但這份豐厚遺產在我們這裡被浪費了,肯尼迪總統可能因為解決古巴導彈危機而被銘記,也可能因為引起有解決古巴導彈危機而被銘記。History is harsh, in no time.我們只是看起來光鮮亮麗?What did we truely accomplish?我們本可以做很多事,看看我們,現在的我們不可笑嗎?

(6)肯尼迪夫人介紹白宮線:和接受訪談的現在對比,當時溫柔害羞,需要助理打理一切,幾乎沒有自我意識,現在比較犀利辛辣,也變聰明了。

肯尼迪總統在紀錄片最後出現時說這個紀錄片使所有曾在這裡住過的人聯繫更緊密,他們共同希望美國變得更好,但他們其實只是活生生存在在這裡的人。總統聲音作為背景,轉到現在肯尼迪夫人看到新任總統和夫人對白宮裡的東西品頭論足,調轉視線離開。

兩個作用;一是對比突出總統夫人的改變;二是顯示總統被刺前後物是人非的滄桑。

(7)我相信我們在書上讀到人物比活在身邊的人更加真實。我本應知道,白頭偕老太過奢侈,見證我們的孩子成長也是如此.

(8)I never wanted fame, I just be a Kennedy.

2.表演:從這個片子get到了娜塔莉波特曼的美麗,演得也很好。彈幕說了兩個事,一是說她演得過於用力,我沒這種感覺;二是把她和安妮海瑟薇、凱拉奈特利放在一起,同樣沒感覺。和凱拉奈特利眼睛有一點點像。

3.服裝:服裝好棒,是那種馬上被小黑裙和黑色高跟鞋種草想要去買的好(愛樂之城那種復古風格都沒有讓我產生馬上就想擁有的狂熱…),總統夫人的禮服和珠寶又極盡華麗,有一段肯尼迪夫人邊收拾家裡的東西邊換了一遍禮服,那幾分鐘—是眼睛的極大享受,有一條長裙,從背後拍的,剪裁好漂亮,最後跳舞時的紅裙子也很美,想看個電影裡的服裝盤點。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