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隨筆《戰鬥天使:艾莉塔》——有關銃夢的小眾情懷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隨筆《戰鬥天使:艾莉塔》——有關銃夢的小眾情懷

2019年2月22日,《戰鬥天使:艾莉塔》上映了,一年多沒進影院的我,帶了老婆孩子去貢獻票房。皆因心中那份少年情懷。

影院幾乎滿座,多數是年輕情侶,也有一些帶著孩子的中年人。兩個小時的影片下來,孩子說,很酷,但沒看懂。老婆說,意外的好看,我以為我會睡著呢,比漫威的俗套好。雖然我知道她和那些年輕情侶一樣,只是把它當做一部消耗爆米花的好萊塢超級英雄片來評判,正如知乎、豆瓣上大批的觀點。我很想對老婆說,感謝你與我共同緬懷我的情懷。

《戰鬥天使:艾莉塔》,我還是更喜歡稱呼它為銃夢,是我年少時的珍貴回憶之一。

20多年前的九十年代中期,正值高考前最緊張壓抑的時光,焦慮與彷徨佔據著情緒的主流。前信息化時代的娛樂手段是貧乏的,街機廳和書攤是偶爾偷閒時光僅有的去處。形形色色的日漫佔據了街邊書攤的主要陣容,有租有售,經濟實惠,是我們這些學生黨聊以慰籍的精神食糧。那是日漫的黃金時代,更精確地說,是熱血日漫的黃金時代,是屬於屬於灌籃高手、七龍珠的時代。

有一部漫畫書,也是當時書攤上的常貨,封面有著大大的銃夢兩個漢字,畫面是有著怪異大眼睛,圓圓腦殼的機械少女。畫風比較古怪,讓人沒有慾望拾起。

明明很優秀,卻無來由的低調和難以發現,你很難再找到一部像銃夢這樣怪異的漫畫。直到有一天,當灌籃高手、七龍珠、孔雀王這些都被翻爛的時候,我無意間拿起了銃夢,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銃夢的故事浩如煙海般龐大,從地面延伸到空中,甚至開拓到宇宙。它講述了一個名叫加里(電影名稱艾莉塔)的謎樣改造人少女,被醫生依德從廢鐵堆裡拯救,並一路開始戰鬥人生的經歷,在不斷的故事進展中,加里的身世和整個世界的構成被一一展開。銃夢共分為三部,分別是《銃夢gunnm》9卷55話、《銃夢last order》19卷124話、《銃夢火星戰記》目前32話。分別講述了廢鐵鎮與薩雷姆的故事、星際殖民世界與天頂武鬥大會的故事和加里追尋火星記憶的故事,木城雪戶從1990年開始創作,時至今日的2019年,第三部的火星記憶仍在連載中,這是部作者傾注一生的作品。

銃夢的劇情,有著對人性、記憶、社會問題的深入探討,也有著未來世界有著嚴謹的思考,更是將主要內容指向了人性與機器的碰撞。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定為26世紀,那時的人類,已經經歷了隕石滅絕、文明復甦、宇宙殖民、星際戰爭等時代,形成了一個各方勢力相對平衡、等級制度森嚴恐怖的政治體系。各殖民星球與宇宙都市耶路處在金字塔的頂端,天空城薩雷姆位於中間,而廢鐵鎮和其他地面世界則處於絕對的底層。主角加里「前世」遺留下的戰鬥血脈則成為她生命裡無法擺脫的宿命,她在一次次戰鬥中來認識自己,尋找存在的意義。主角開端的廢鐵鎮是一個藏汙納垢、犯罪橫行的地方,處處散發著暴戾的氣息,警察這一職業被「賞金獵人」所代替,所有的角色幾乎為了生存而殺戮,利用廢棄的機械零件改造自己的肉體,沒有正義和邪惡的明顯區分,一種掙扎感貫穿於整部漫畫。許多廢鐵鎮的人們都嚮往著空中的巨大城市—「薩雷姆」,在他們眼中,薩雷姆儼然是一個天堂一般神聖的地方,是一個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前往的烏托邦世界。然而天堂之中也暗藏黑暗的秘密,這也是漫畫後面才揭開的巨大懸念。

銃夢的世界很虛幻,卻又很真實。政治、強權、等級、殘酷,樣樣不缺。在社會背景的設置上較其他作品,銃夢的設計十分直截了當。天空之上是絕對理智高度文明的社會,地表上則是蔓延著貧窮苦難的底層社會。上層人便是居住在空中,下等人則是居住在地上,飽受貧困病痛之苦,上一層級的人視下一層級為螻蟻糞土。薩雷姆壓榨廢鐵鎮,耶路控制薩雷姆,宇宙強權撕逼聯合議會出賣弱小國家等等,全面的反映著當今現實世界的政治格局。底層的人毫無希望,就連「機動鐵球」這樣很多人為之傾注生命熱情的娛樂運動,也只是上層人為了轉移下層社會矛盾、控制人心的統治工具(拉美國家的足球狂熱?),這一點更是將故事中的反烏托邦性質表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看似高高在上衣著光鮮的薩雷姆人,卻只有一具具行屍走肉般的軀體,他們被禁錮了獨立的思維,大腦遭到切除,成為更上層的耶路人精神廁所;反而是地面上那些汙穢不堪形體佝僂的機械合成人,擁有著肉體的大腦。是擁有肉體的機械之心,還是在鋼筋鐵骨下的缸中之腦,哪一種才算是真正的人類,銃夢中不斷地在探討如何定義人類這個觀點。漫畫這種反烏托邦式的故事情節和頗具存在主義道德拷問貫穿始終,並在後續更龐大的的故事得以進一步昇華。漫畫中的加里在通過不斷戰鬥和涅槃重生中得到最終答案,有沒有肉體的肢體和大腦,其實都沒有關係,只要擁有獨立自由的思維,就是真正的人類。

沒錯,除了對人類自身的思考外,銃夢的核心價值觀,也正是自由主義。以主人公加里為串聯,通篇反政府、反強權。加里在廢鐵鎮的時候挑戰高高在上的薩雷姆,在耶路挑戰獨裁統治者莫巴蒂,在天頂武道大會上挑戰ladder議會和金木強權。另一個貫穿始終的非典型boss級人物鐵士代諾博士(即電影中的諾瓦)更是以超凡科學家的一己之力,在技術、精神和哲學層面上全面質疑、對抗、摧毀著那個固化已久、強大無比的社會制度。

相比如今幾乎與「宅文化」等同的新世紀日本動漫來說,八九十年代的古典日漫,更多的是百花齊放、廣闊天空。僅僅在人性反思、賽博朋克這個小題材上,就出現了阿基拉、攻殼機動隊、銃夢這些足以影響後世的優秀作品。為什麼進擊的巨人一片好評,只是因為它讓人想起了日漫曾經的榮光而已,同樣的末世題材,二十年前的銃夢就已經做到並且做得更好。

從漫畫回到電影上,情懷類電影的上映,總有一種自家呵護的小家碧玉,突然被拉出來任人品評的感覺,充滿複雜交織的情緒。既希望她的美好為人所知,又不希望不對路的人對她指指點點。這些年來,賣到我個人頭上的情懷電影總共有三次,第一次是2008年的變形金剛;第二次是2016年的獨立日2,有驚喜也有災難;第三次就是今日之銃夢了。銃夢電影版是幾位大神之間惺惺相惜的結果。上世紀90年代末,對日本動漫頗有了解的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向詹姆斯·卡梅隆推薦了漫畫銃夢,其中關於未來的創新設想,強有力的動作場面等內容點燃了卡梅隆的內心,卡梅隆即刻著手開始了劇本的撰寫。而後因為阿凡達系列的開發,卡梅隆將《銃夢》交付於同是銃夢粉絲的羅伯特·羅德里格茲,羅德里格茲——那個熱衷漫改的導演,罪惡之城的導演,他為影片營造了其獨特的暴力美學與動作元素,至於為什麼改名叫《艾莉塔:戰鬥天使》,據說是因為「加里Gally」一詞的英文翻譯為恐嚇,負面因素較多,改個常見的拉丁名字會更容易推廣些。

其實並不指望銃夢的票房能夠有多麼成功,卡梅隆這麼喜歡,為什麼不自己來拍?我想阿凡達只是說辭而已,是因為他也知道,日漫小眾題材在歐美市場並不討好。粉絲向的東西,大眾不一定買賬。我相信他一定是有票房潔癖的,但又為了實現夢想,所以他把導演權交給了羅德里格斯。

漫畫銃夢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內容超級充實,各種世界觀和細節的設定多如牛毛,人物五花八門。但這也帶來一點,他的劇情過於龐大,將其製作成電影劇本是非常之難的。電影版的銃夢,顯然是一個三部曲,或者更多的第一部,所涵蓋的故事,是在機動鐵球冠軍賽之前,大約是漫畫第一部銃夢gunnm的第一卷內容,這樣一來也為影片續集的開發預留了空間。

對這部電影,我最大的驚喜就是諸多對原著的還原,從加里的大眼睛、依德的鞋拔子臉黑風衣圓禮帽、黑人維克特的瘦削與墨鏡、鐵球賽那幾名參賽球員的一一展現到廢鐵鎮、薩雷姆、堪薩斯酒吧的布局全還原。從依德捧起加里殘骸、到加里雨果在管道上絕戀的分鏡。一切的一切,看得出這是一部被導演和監製貫徹了務必忠於原著精神的漫改作品。

影片的特效自不必說,頂級公司大額投入,已不存在任何短板,綜合來看已是截至目前的影史頂級。打鬥動作的設計有驚喜,力量感十足,絕不拖泥帶水,雖不見血但招招狠辣,就像以前看殺破狼的感覺,懷疑又是請了香港武術指導。劇情方面很緊湊,但對於沒看過原著漫畫的人來說,想完全看懂似乎並不是那麼容易。開頭其實完全可以用一分鐘左右的字幕,詳細交代一下更多的歷史背景。但僅僅一句話「天幕墜落之戰後300年」就過去了。雨果對於薩雷姆的病態憧憬,在原著中是有著親生哥哥執著夢想卻被嫂子出賣的悲劇背景的,而電影中則非常淡化。這些都可以算是劇情上的硬傷,非原著黨很可能一臉懵逼。

所以電影版更像是漫畫的入坑作,可能會帶動一批人去看原著漫畫吧,這不,上映的當天,全網的銃夢漫畫資源就全部都變成付費觀看了。

對於八零後的人來說,青春已逝,情懷易老。曾經的那些天馬行空的夢想,也如同廢鐵鎮一樣逐漸凋零,而現實中的薩雷姆仍然高高在上,遙不可攀。普通人並不能擁有像加里那樣懟天懟地,顛覆一切、波瀾壯闊的人生。兩個小時的幻想很快就會結束,情懷永遠深埋心底。回歸的思緒,對於人性和存在的感悟也還需更加圓滑現實一些。

謹此,致敬銃夢。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