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一部從籌備到上映大概經過了二十年時間的電影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預警!!!

如果你討厭好萊塢大片套路,請避開此片,它會讓你更加厭惡這些模板。

卡梅隆2000年就買下了《艾莉塔:戰鬥天使》(以下簡稱艾莉塔)原著漫畫《銃夢》的版權,等於這部電影從籌備到上映大概經過了接近二十年時間。

透過這部電影我們看到了現今最頂尖的電影工業,當我們終於摸到技術門檻的時候,「技術狂魔」卡梅隆卻一直在開發技術,將特效CG完成到與真人無異的地步。

(這裡應該概述一下劇情,寫這段無聊的劇情有划水的嫌疑就不放了,這就是一個貼了甜膩愛情標籤的叛逆少女成長記。)

但在技術加持下,《艾莉塔》極度格式化的劇情也讓影片在思想主旨上缺了力度,獨立於原著的視覺概念也沒有任何想象力。

在闊別大銀幕十年後,我很惋惜卡梅隆給我們帶來的僅僅是《阿凡達2》的一個特效庫,但我更驚嘆的是,《阿凡達2》的閾值是要高到什麼樣的地步啊。

從完成度上看,《艾莉塔》跟《流浪地球》其實很相似,我們可以非常明晰地看到兩部電影的問題所在,但同時更不能忽略它們耀眼的亮點,這也是它們容易引發非理性爭議的原因。而好萊塢改編日本經典漫畫作品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幾乎無一佳作,有人總說是美國導演拍不出東方漫畫中原有的精神內核。先別急著下定論,讓我們先從原著《銃夢》開始講起。

(《銃夢》)

為了更直觀一些,拿我最熟悉的日本動漫《火影忍者》做個比較。

《銃夢》和《火影忍者》兩部作品最絕妙的一點都在世界觀設定上。雖然在主線上我們一路跟隨主角成長,但真正讓我們愛上這個世界的卻是作品中豐滿的配角支線,還有背景故事對整個世界的補充。(比如我最喜歡的火影角色是只會用體術的邁特凱,當然也會有人喜歡苦大仇深的鼬和熱衷爆炸的迪達拉等角色。)

同樣,在《銃夢》中能抓到我們的也是那些配角們,蛆蟲生化人馬格克或者是燃燒自己的戰神雅西加。兩部作品的作者都擅長刻畫極度偏執的「瘋魔人設」,好人的背後藏著不可告人的自私,壞人壞得迫不得已而且絕不悔改。

作者正是通過一個個「複雜」人性的描寫才逐漸勾勒出一個充滿野心的複雜世界觀。但回頭一想,大量「複雜」人性的刻畫描寫實際上也是一種套路的人性,背後涉及的科幻概念和社會圖景空有壯麗宏大,難以縱向延伸。

誕生於90年代的《銃夢》一樣也要依靠大量套路的支撐,我們承認它的經典,但今天還在作品中無限引申賽博朋克和廢土未來的概念,絕對談不上什麼優越和超前。《火影忍者》是套了江戶時代忍者文化的「民工漫」,《銃夢》也是套了科幻外衣的熱血漫。除開支線劇情,它們的精神內核也無非「熱血」、「成長」、「奮鬥」,《艾莉塔》電影劇情的淺薄也不是無限捧高原著《銃夢》的理由。

正是得益於日本動漫特殊的長篇連載模式,《銃夢》刻畫了許多去中心化的配角和世界格局,而兩個小時的電影斷然無法做到這一點。電影為了還原漫畫加入了相應的配角和事件,但平庸的敘事效率只能讓接近原著三卷的內容浮於表面,喚起原著黨的共鳴是夠了,但無法到達什麼高度。

劇情表現在普通觀眾面前可能會更加災難,以主角為核的同時出現了大量失敗的角色進程,更恐怖的是「觀頭知尾」,在拖沓狗血的劇情下,似曾相識的編排又實在太多(回頭看《銃夢》也是一樣)。

對卡梅隆來說,他花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用最頂尖電影工業的力量向全世界安利了自己喜歡的一部漫畫,即使影片的表達是過時的,但開發一整套技術體系服務於自己的電影,這個「暴君」總有一份令人嘆服的浪漫。

不去輕易戳破自己營造的夢境也許就是一個造夢者最想要的一份尊嚴吧。

對了,愛德華諾頓真帥!

關於電影就先說到這裡(實在沒什麼可聊的了),下面是藉由《艾莉塔》引申的關於電影工業、技術的一點思考。

當艾莉塔第一次出門看到漂浮在天上的撒冷城的時候,他問醫生那座城市是怎麼飄起來的,是魔法嗎?

醫生回答道:「那是工業的力量,比魔法更加強大」

誠然,在人類現有的藝術種類中,電影需要最大的創作規模才能完成,所以工業化的製作體系自然成了電影的左膀右臂,而工業的力量也讓電影一往無前地佔據著我們的視野。我始終認為靠大量資本驅動的工業化是簡單純粹的,核裂變可以創造清潔能源,也能讓整個人類文明瞬間毀滅,電影行業也是有工業的助力才有今天的繁榮,但同時技術也在給電影帶來了諸多不可逆的影響。

時至今日,關於電影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猜每個人的看法也許會千差萬別,就好比兩年前戛納評委就以「此片是個網大,不能稱之為電影」為由剝奪了奉俊昊《玉子》的評獎資格。但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同樣是網大,卡隆的《羅馬》幾乎橫掃了各大電影節的獎項。

但我用比較粗略的說法概括一下:電影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之內,通過觀影完成一次感官體驗的過程,所謂看電影就是體驗的整個過程。

換句話說一定時間內的優秀觀影體驗是影片成功的先決條件,而有人因為影院不開空調就給電影打差評,更能說明觀眾對觀影體驗的重視。

(《羅馬》)

而所謂有關於電影的一切技術升級,最後的落點一定是要放到每位走進影院的觀眾身上的。而體驗過程本質是被動的,也就是說在確定完成這個過程的前提下,無論電影中的主角是否合你的心意,結尾美好悲傷與否,你都要被強迫接受。

不管你對電影喜歡與否,都只能在結束後利用各種渠道抒發自己的想法,觀眾永遠無法改變電影的事實。

如果將電影比作普通的服務產業,自上而下的提升觀眾的觀影體驗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成功策略,而被動式的觀影過程就是其中最大的壁壘。而伴隨著技術發展,觀眾再也不會一昧滿足於被動的觀影,服務界的宗旨是顧客即上帝,電影業同樣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

近幾年興起的交互性彈幕就是最好的例子,同一部影視作品絕對會因為彈幕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觀影體驗,試問有彈幕的春晚(可惜現在國家不讓弄了)和普通版你會選擇哪個呢?

現今商業大片的保守同質化同樣也得益於觀眾的觀念,不是大IP不看,沒有大明星不看,沒有大特效不看。我們在怒斥電影工作者越來越來低下的想象力的同時,反應的也是我們日趨下降的審美水平。

如果有一天觀眾真的成為了上帝,可以大膽設想我們再也不用去電影院了,人手一個VR眼鏡躺在家裡就行了。那時候也不必需要現代意義上的演員了,全弄成《艾莉塔》那樣的CG動畫,觀眾說要有光就有光,根據每個觀眾的需求給予不同的感官刺激就可以了。

真到了那時候,我們還真就成了「美麗新世界」了。

過年的時候我看過一篇較為權威的大數據評論,它用圖表的方式列出了觀眾對《流浪地球》的各類主觀看法,文章用此類「客觀事實」說明了觀眾認可影片絕非是因為各種「主旋律」因素。

看完之後我不禁放聲大笑,什麼時候電影評論還能寫成數據了?但轉念一想,此時此刻,一定有製作者已經將類似的數據反饋活學活用了,觀眾想看什麼我就拍什麼,公式數據都有了,公式電影還遠嗎?

其實說到底,電影至今還沒有出現定制式服務,除了像劉慈欣說的電影是需要7000人的大工程,更重要的是電影帶有的一份藝術特性,而這種特性必須創作者或強或弱的作者黏性作支撐,所以才有了畢贛的盪麥和卡梅隆的撒冷城。

說了這麼多,都是我比較淺薄的看法,談不上什麼前瞻性,我更願意等待卡神的裸眼3D再次拯救世界,就像他10年前那樣。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怪物大世界】

希望優秀的你,一生平安喜樂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