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廢墟裡的想象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廢墟裡的想象

《戰鬥天使》在19年的開春正式上映,這個將「戰鬥」和「天使」結合的標題本身就已經貫穿了對人類女性英雄的想象。

一、女性觀

貫穿整個影片的主人翁是艾莉塔。這個主角性別為女,有著「天使」面龐和魔鬼身材,撇開一切來說,是個美女。在整部影片中,這個「天使」鏟強扶弱,伸張正義,追求愛情,可謂女性典範。但,僅僅如此嗎?

1.救贖者是誰?(命名權)

艾莉塔從廢墟場被「老爹」救回,但因失去自己的記憶,所以被醫生老爹命名為「艾莉塔」。誠然,醫生的愛女、思女之心能夠被我們感知到,但是,在影片中,醫生作為製造者對擁有大腦的艾莉塔進行命名,無形中在宣誓一種所有權:她是我的。在潛意識裡,他既有權對她進行命名,也有權限制她的行動。是不是很熟悉?在生活裡,我們聽到過太多次的「請你不要去做,因為我愛你。」也許有人簡單地認定這是愛情或是親情的表現,實則,在這些男性的心中,隱隱浮動著歸屬意識,她屬於我。

醫生完成了對艾莉塔身體的組合和拼裝,可以說,艾莉塔借助醫生完成了一次新生,但我們不可遺忘的是,艾莉塔的大腦始終屬於她自己。從影片中人的肢體分分合合來看,影片似乎投射出了「大腦」才是人的一切這樣的觀念。那麼,從此出發,我們可以斷定,艾莉塔屬於她自己。

2.女性成為勝者嗎?

影片中艾莉塔通過機械球賽達到了冠軍的地位,但影片卻戛然而止,將畫面定格於此並慢慢消散。艾莉塔最後達到撒冷了嗎?故事沒有告訴我們。這個開放式的結尾或許在暗示著我們,勝利最終或許並不屬於雄心勃勃的艾莉塔。面對整個龐大的撒冷,艾莉塔又打算用何種方式取得下一輪的勝利呢?

而又值得思考的是,撒冷的代表是男性,艾莉塔則是女性。這不僅是上下階層之間的對決,同時也是男女兩性之間的較量。《人類簡史》中談到,「男女」只是簡單的生物學概念,而「男性」、「女性」則是複雜的政治學概念。而當下,男性作為主導話語的世界裡,作為女性代表的艾莉塔又會有幾分勝算呢?

3.天使容貌

艾莉塔的容貌設定可以說是十分美麗,按照影片中人物介紹可謂是「天使面龐」。而在文學語言裡,「天使」的概念本身就是男性話語的一部分。男性將女人分為「天使」和「妖婦」,以此妄圖女性按照男性的審美和標準生活,但女性本就應該如此嗎?艾莉塔不僅容貌美麗,戰鬥力也十分的驚人,這樣的女性形象可否投射出了當代男性的幻想。在男性日益「柔弱化」的今天,男性既需要容貌上的天使,也需要生活中能夠克服一切,營造安寧、公平生活環境的英雄,而這個角色,男性寄希望於這個世界上的第二性——「女性」。

二、潛藏著的政治意識——卡夫卡的《城堡》

撒冷是個無法到達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想去,所有的人都沒有成功。看電影的過程中,我無法脫離它與《城堡》的聯繫。卡夫卡的筆下,城堡人人都想去,卻無論怎麼樣都到達不了。在《戰鬥天使》中,同樣如此。不管是從撒冷下來的女醫生,還是從未去過的人類小子「雨果」,還是艾莉塔。每個人都口口聲聲地說著「我要去撒冷」。撒冷成為了一種象徵,它代表美好、發達、潔淨,是最高慾望所在。每個人都說要到哪裡去,但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如《城堡》一般沒有人能說出城堡究竟在哪裡,在這部影片中,也沒有人說過撒冷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沒有撒冷來的人,沒有撒冷的詳細圖景,什麼都沒有。撒冷活在人們的心中,那是一個理想之境。撒冷是個象徵。和地面上的破舊、骯髒相比,撒冷是乾淨、富足的,電影中略過了幾個畫面。由此我們是不是能夠推出:

(1)撒冷代表了人的慾望。

(2)撒冷代表的是理想,類似宗教。

根據電影內容,顯然,第一種更貼合影片情境。

在電影裡,撒冷代表的是上層階級,地面上生活的人們代表的是下層階級。而存在兩類人「女醫生」和「雨果」。他們一個從撒冷流放而來,一個從來就生活在地面上。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推斷「女醫生」是上流社會流落下來的代表,而「雨果」則是底層人的代表。

而在電影中,雖然兩類人口口聲聲要去上流社會,並且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是沒有人成功。這是不是暗示了這樣一種觀點:社會階級基本是難以流動的。這呼應了近代社會的輿論趨勢:寒門學子難以進入上流社會。

三.愛的無能為力

在影片中,雨果最終被愛所感化,願意和艾莉塔在地面上幸福的生活,但命運並沒有就此停歇。在雨果追求的道路上,撒冷開啟了防禦機制,雨果最終從高空墜落而亡。這個人類青年傾盡一生追求自己的欲望,但最終被慾望吞滅。這不僅是他的覺悟來的太遲,同時也是社會階級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對他的反噬。同時,這是不是也暗示了「愛」的無能為力。在多年鼓吹了「愛拯救一切」的口號下,最終,物質社會吞沒了人類最後一絲的溫存。

今天不想寫了 早點休息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