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是什麼神祕力量,讓國劇劇名越來越難知所云?

2021-08-05 12:16:30

「看到‘吉星高照’這幾個字,我下意識就想往後面再加個‘豬八戒’。」

近日,改編自墨香銅臭同名小說的劇版《天官賜福》(已改名《吉星高照》)路透照流出後爭議不斷。除了吐槽服裝和選角外,粉絲對「吉星高照」這個劇名也進行了毫不留情地抨擊,並表示「我爺爺奶奶的網名都沒有這麼土。」

沒錯,如果你平時稍微對國產劇有點關注,就知道觀眾對劇名的關注更甚以往。

劇名的好與差,其實只能算主觀感受。有人懷念電視劇時代那種簡單直白的劇名,有人喜歡網劇時代牽強附會的「七字古風」。同樣的劇名,有的人覺得土氣,也有人覺得高級。但是,隨著片方的對爆款作品的跟風,劇名變得越來越晦澀、越來越雷同,已然是一個不得不正視的現象。

當劇名在區分作品時變成一行最沒有特點的代碼,逼得觀眾不斷往上疊加關鍵詞才能分清誰是誰,那劇名的意義又在哪兒呢?

正所謂,滿屏皆是七字言,劇劇不離「行令傳」;冷門動物成雙對,談愛明言誰與誰;莫談劇名有文化,別怪觀眾記性差。

取名套路:關鍵看氣質

「一個女人的故事為××傳,一男一女為××行,兩個男人是××令,一群男人叫大×××。如果什麼都不突出,但什麼都有的話,那就取一個像七言絕句一樣的劇名,美就完事兒了……。」

有人如此調侃目前國產古裝劇的取名現狀,雖然並不完全準確,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跡可循的劇名套路。

比如,××傳,這種帶有傳記色彩的劇名曾經被廣泛使用,比如《隋唐英雄傳》《大唐雙龍傳》等,但近年來幾乎出現就會被默認為大女主劇,比如《甄嬛傳》《芸汐傳》《如懿傳》等。

這種現象自然不能言錯,大女主劇本就是講述女主人公傳奇的一生,具有傳記片的屬性,採用「人名」+「傳」的命名形式,不僅能夠凸顯主題,還彰顯了古裝劇莊嚴大氣的特點。

××行、××令和大×××等劇名同樣如此。由於題材的成功,市場上短期內出現了很多跟風之作,造成了一定的劇名擁堵,給觀眾帶來了一些閱讀障礙。但只要看劇,觀眾總能從各種角度與劇名聯繫起來,說出個一二三四。

「七字古風體」就不一樣了。比如,《秦時麗人明月心》《香蜜沉沉燼如霜》《海棠經雨胭脂透》等等,不僅常常讓人感覺不知所云,還總給人一種集齊四句劇名召喚一首古詩的怪異感。但在古裝劇動輒得咎的態勢下,這類劇名對求穩的片方和平臺來說,反而更受青睞。

「七字古風體」的流行,除了受網文IP的直接影響,更因為它契合了「網劇時代」和劇集受眾換代後的需求。

如果將劇集當作一種產品,那麼劇名這個產品名稱和說明必然要符合三個要求:氣質要高大上,語法要有網感,最重要的是貼合受眾的審美。

在此背景下,編劇早已失去了命名權。

編劇餘飛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為劇情蒼白無力,所以才會想要在劇名上標新立異。這些劇名在大多數時候是一種廣告形式,告訴觀眾這是什麼類型,而不是讓你看懂這個劇的主題。說白了,就是在通過劇名塑造某種氣質。

網劇時代的受眾大多是看網絡小說長大的80、90後,深受網文中「古言文法」的薰陶,尤其對於醉心古風的粉絲群體來說,更是對此類語言有著近乎偏執的喜愛。在視頻平臺反覆強調分眾的情況下,迎合部分群體的喜好,將網文中的古風亞文化延續至劇集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劇名系列化

2017年年底,《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播出。全員換血的第二部雖然沒有達到第一部《琅琊榜》的熱度,但最終仍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劇名,前半句吃到了《琅琊榜》的紅利,後半句則奏響了另一個劇名潮流的前奏。「風起」成了劇名熱門詞中的一大分支。

今年上半年,電視劇《大唐明月》改名為《風起霓裳》後播出。與原名相比,《風起霓裳》無疑虛化了故事背景。

有了這次的經驗,《風起霓裳》播完後不久,官博便改名為《風起西州》,也就是該系列的第二部。

事實上,以「風起」命名並不新鮮。馬伯庸的出道作便是三國背景的諜戰小說《風起隴西》,這部小說已經改編為同名劇集,由路陽執導,陳坤和白宇領銜主演。他的另一個故事《洛陽》改編的《風起洛陽》由黃軒、王一博、宋茜領銜主演。目前兩部劇均已殺青。

從「風起」+「地名」的命名格式,結合馬伯庸的「考據癖」特點,以及其作品對相關城市的帶動性來看,這種簡單明瞭的劇名已然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同屬於「風起」一掛的還有一部《風起南太湖》,該劇是一部現實題材作品,原名《愛在平凡》,講述的是基層幹部紮根社區,共創美好家園的故事,由左小青、夏德俊主演。

有趣的是,還有一些劇因為劇名中包含「風」「起」二字,躺槍進了名單。比如,靳東、宋佳主演的《縱有疾風起》以及吳磊、侯明昊主演的《啟航:當風起時》。這種無心玩套路卻被套路接納的劇名令人哭笑不得。

無獨有偶,繼《小別離》《小歡喜》《小捨得》之後,檸萌影視又出品了一部「小」字開頭的電視劇《小敏家》。不過這部劇講的並非教育,而是再婚家庭,與前三部也沒有明顯的聯繫,應該只是在劇名上做一個呼應。雖然嚴格來說不能將《小敏家》歸於「小」系列,但它的劇名已經足夠讓觀眾將它們聯繫起來,並保有期待了。這也是劇名系列化的意義。

被遺忘的劇名

套路也好,追求系列化也罷,其實說明了片方和平臺對劇名的重視,而非隨意編造。但為何觀眾越來越記不住劇名了?

首先,這是套路化和系列化會必然導致的副作用。片方在概念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卻使得熒屏上充斥著晦澀雷同的劇名,從業者都容易傻傻分不清,更何況普通觀眾呢?

其次,劇集「撞名」有時也非片方本意,他們甚至還會刻意避免。比如,陳坤、萬茜主演的《脫身》原名《脫身者》,因為不願被觀眾聯想到此前大熱的《偽裝者》,才主動改名。

但是對於一些劇集來說,人算不如天算,在同檔期遇上了「撞名」的情況。

就拿最近熱播的《你微笑時很美》《對你的愛很美》《我是真的愛你》來說,要麼包含「很美」,要麼有「愛」,還都有第二人稱「你」,讓人一不留神就串臺了。如果不是同檔競爭,劇名不會如此燒腦。

第三,劇名的造句越來越複雜。以往最流行的劇名基本都能控制在四字以內,現在不但字數增加了,還加入了標點符號和轉折關係。以前觀眾只需要背個詞組,現在還得先搞懂劇名的結構。你看,看個劇還有文法門檻了。

劇名真的不能再這麼趨同下去了。大家的影像風格都差不多,故事也是那些套路,在劇名了無新意的情況下,能分清記住的可能只有真愛粉吧。

終究還是內容見真章。《叛逆者》的劇名有《偽裝者》的影子,但這也未影響到它熱度和口碑。就算有再多的「××者「,觀眾難道就會因此分不清它嗎?【許心強】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